个人信息

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
姓名: 盖烈夫
领域: 人力资源  企业战略  运营管理  领导艺术  礼仪培训 
地点: 广东 广州
签名: 凝聚土壤的是水分,凝聚人心的是沟通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5510
  • 博客访问:19005523

专家文章

盖烈夫:同是太监为何不同? 2010-04-04

标签:

盖烈夫:同是太监为何不同?

今天又看了几集《康熙私访记》电视连续剧,观赏之中有所感慨:同是太监为何不同?

话说太监三德子受其主子康熙帝的隆恩回家探亲,夜幕降临之时,三德子坐在客栈门阶之上,仰望星空自言自语道:“此时万岁爷该喝夜茶了!这夜茶可不能凉了,茶凉了伤胃啊!也不知顺喜伺候得怎么样?”那顺喜是三德子临走时安排接替他伺候康熙爷的太监。按说,他的敬业是没问题的。可是,还真出了问题。康熙爷从顺喜手中接过夜茶喝了一口立马吐了出来,怒道:“你难道不知这夜茶凉了会伤朕的胃吗?这要是三德子在怎会出这等事?下去!”夜深了,三德子又自言自语道:“该给万岁爷换盏灯了!”可是,此时,顺喜却站着睡着了。康熙叫了他两声,见顺喜打盹,只好自语:“三德子在就好了。”

三德子和顺喜同为太监,都是伺候皇上的,为什么在康熙的心里总是想着三德子?很简单,三德子不但敬业,而且细心。心细到康熙每一个细微的需求。都知道太监不好当,弄不好轻则受罚,重则丧命。因此,太监们自然都会小心翼翼做事。可是,光小心不细心,光细心不用心,还是做不好事情的。

话再说回来,小心、细心、用心也还是不够的,还需要有忠诚爱戴之心,简称叫忠心。话说康熙听到了一首民谣:“康熙康熙,吃糠喝稀!”于是让太监顺喜给他做一碗糠、一碗汤,很想体验一下百姓的疾苦。可是,宫中御膳房里哪来的糠啊?于是,即小心、细心,又用心的顺喜同御厨商量,用鸡饲料给康熙做了一碗御制而成的糠食。康熙一闻一看一尝,觉得这还是皇帝吃的,这样的糠食百姓吃了还会抱怨吗?于是,再命顺喜做一碗老百姓吃的糠。这下难坏了顺喜:上哪再去找糠啊?!于是他急中生智,同御厨一起来个“杀鸡取糠”,把鸡吃到嗉子里的糠取出来,放到锅里蒸了一下便端上来送给康熙。康熙问:“这糠是哪来的?”顺喜险些说漏了嘴:“是鸡......”。康熙一愣:“是鸡的......?!”顺喜急忙回答:“不是不是,是一个叫‘积善’的御厨搞来的。”康熙没再问什么,端起碗来吃了一口糠。顺喜为了完成康熙交代的任务,以欺君之术蒙混过了关。此一事,从自保的角度来看尚可理解。但是,从忠诚的角度来看,足以说明他不忠不敬。

而三德子却与顺喜不同。一次,三德子私自允许一名手下的太监回家探亲,可是,那名小太监的亲人们都死去了。他在极度悲伤的情况下一面抬着皇帝的龙车,一面思念着亲人,结果倒地身亡。这一倒不得了,皇帝的龙车倾斜倒地,可是康熙非但没怪“惊驾之罪”,还命三德子把死去的太监葬于家乡。此事过后,三德子却自罚入狱,等待问斩。理由是:第一、私放太监回家有欺君之罪;第二、没能尽到职责而让皇帝受到惊吓,有惊驾之罪。这两宗大罪都是砍头之罪。三德子能够已死自责,这足以说明三德子的忠敬之心。

这虽然是一部电视连续剧,剧中的故事也是虚构而成,但是,从这几件小事上却能让人联想到现代企业管理,想到如何做事,如何做人,如何对待上级,如何对待老板,如何对待责任。

哈哈,三德子,你真是个好太监!

推荐
凝聚土壤的是水分,凝聚人心的是沟通
类别:人力资源 |   浏览数(3153) |  评论(0) |  收藏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
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,目前已输入 0 个字。
表情 [更多]
匿名评论
登陆账号: 密码: 找回密码 注册
看不清楚,换一张

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,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