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信息

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
姓名: 盖烈夫
领域: 人力资源  企业战略  运营管理  领导艺术  礼仪培训 
地点: 广东 广州
签名: 凝聚土壤的是水分,凝聚人心的是沟通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5510
  • 博客访问:19005523

专家文章

盖烈夫答:何谓“为尊者讳”? 2011-02-23

标签:

 

    很多学员询问:“为尊者讳”是什么意思?如何践行?我觉得这是一个个人修养的重要问题,所以简答如下:
 
   “为尊者讳”一词出自《春秋》,原文是:“为尊者讳,为亲者讳,为贤者讳”。
 
大家知道,孔子编《春秋》,因此,这也反映了当时孔子编纂《春秋》的原则和态度。然而,孔圣的这一原则和态度,后来却成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基础,同时,也为“平等”二字不能在中国推广而埋下了“不公平”的种子。  
 
    孔子在编纂《春秋》时,对于一些重大的、不好定论的史实,往往采取欲言又止,讳而不言的态度。即使有谈到,也只是三言两语蜻蜓点水,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孔子“微言大义”。而孔子所“讳”的人和事,是有原则的,那就是“为尊者讳耻,为贤者讳过,为亲者讳疾。”诚可谓“讳莫如深,深则隐。” 

      那么,要“讳”什么呢?就是“尊者”之不足,“尊者”之弱点,“尊者”之隐私,一言以蔽之,有失“尊者”体面之事,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,知道的事越少越好。如此一来,“尊者”也就成了完美无缺的“至尊”了。 

    那么,第二个问题又来了:谁是“尊者”?就是那些帝王将相、权威者、名人、大师、老板、圣人、神人、可用来供奉之“偶像”。历史上历朝历代,但凡不识时务,不知避讳的人,最终的结果都很惨。而知
道“为尊者讳”的人,往往急流勇退,识时务而悄悄然。范蠡知趣,散发五湖;张良识趣,辟谷学仙。功成名退为的就是“为尊者讳”。 

    由此,第三个问题又出来了:我们该怎么办?烈夫的态度有三: 

    一曰:适者生存。要适应尊者而不是一定要向尊者挑战、发难。最好不要做“舍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”的斗战士。这一点对于职业经理来说至关重要、致命重要。 

    二曰:思辨于心。你即使发现了“尊者”的重大错误和“耻”类之事,而要在心里思辨,切不可直言不“讳”。若想指出,一定要礼仪为先,谦和为上,把握时机,注意场合,点到为止。 

    三曰:守口如瓶。对于“尊者”忌讳的事情,最好说“不知道”。因为,不知者不怪。切不可幸灾乐祸四处传播,更不可“拔剑而起,挺身而斗”。装聋作哑不会被人家当傻子给卖了,相反,你却会受到“尊者”的尊敬。因此,要从根源上避讳的最好方法就是:不该听的不听,不该看的不看,不该说的不说,不该问的不问。哈哈,这也是保密原则。

推荐
凝聚土壤的是水分,凝聚人心的是沟通
类别:总裁时评 |   浏览数(7262) |  评论(0) |  收藏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
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,目前已输入 0 个字。
表情 [更多]
匿名评论
登陆账号: 密码: 找回密码 注册
看不清楚,换一张

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,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。